《第三步驟:Use the main idea as a guide when reading, and use it to connect subsequent ideas.》
當同學理解文章主旨跟論點之後,下一步是找到其他段落的重點 (subpoints),再將兩者連貫起來。內文中的段落重點與文章論點是環環相扣的,並非散落而互不關聯。例如文章主旨是講述恐龍滅絕 (the extinction of dinosaurs) 的原因,看到第二個段落中提及隕石衝擊 (meteorite impact),同學就可以立刻推測出兩者有因果關係。
有些同學可能在閱讀第二段落的過程中完全專注在隕石衝擊的論述,卻忘了文章主題在講恐龍滅絕的原因,如此一來反而很容易放錯重點,無法推斷 (infer) 作者提供新資訊 “meteorite impact” 的真正用途,更無法預測 (predict) 文章下一句會提供什麼資訊:
沒有預測的閱讀理解: meteorite impact ->? (被動地獲得資訊,無法連結並快速理解)
經過預測的閱讀理解: meteorite impact -> fires? dust? radiation?->dinosaur extinction (主動地獲得資訊,並迅速連結)
如果沒有資訊的連貫、推斷、和預測,同學的閱讀速度和理解程度將會大幅度的降低。
★★★★★★★★★★★★★★★★★★
同學在看內文的每一個段落時,切記必須要把新的資訊跟文章主旨或舊有的資訊連結,同時也必須不斷的主動預測下一句可能會提供什麼新資訊,藉此提升閱讀速度和理解程度。
在此提醒同學,資訊跟資訊的連貫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
因果關係 (causation)
比較關係 (comparison)
描寫 (description)
說明 (exposition)
例證,範例 (exemplification)
反觀點 (counterargument)
反駁反觀點 (refutation of the counterargument)
矛盾 (paradox)
順序 (sequence)
若同學覺得資訊連貫很複雜,並造成理解上的負擔時,就應該要做筆記。
★★★★★★★★★★★★★★★★★★
相對的,有一些同學只要看一個新的段落就會投資相當多的時間在理解段落裡新的資訊和單字,有時導致自己忘記文章的主旨和上一個段落所累積的資訊。相對的,對整篇文章的理解度也會下降。
其實這樣子的閱讀方式並非是「錯誤的」,而是每一種閱讀技巧需要針對不同的閱讀目的,才能更有效率的完成目標。同學必須要了解自己閱讀的目的到底是為了透過精讀 (intensive reading) 去詳細閱讀每一句,從而在深入閱讀的過程中,去領會文章的詞彙、句型和文法等,或是透過泛讀和略讀 (extensive reading & skimming) 快速的明白每一篇文章的大意,而不鑽研內容的細節! 同學也必須理解考試做題和學習導向的閱讀目標的目標截然不同,這樣才能找出自己該應用的閱讀策略!
接下來的幾篇文章,我們將會探討針對閱讀測驗應該應用哪一種技巧,略讀所需要的關鍵字和如何做好閱讀筆記。
★★★★★★★★★★★★★★★★★★
第一個步驟: https://goo.gl/YhLG4R
第二個步驟: https://goo.gl/dx2hMc
★★★★★★★★★★★★★★★★★★
老師的線上學術閱讀課程: https://hahow.in/cr/english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