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開始回答這個問題,讓我們厘清英文諺語 (proverb) 和慣用語/成語 (idiom) 的區別。
諺語 (proverb) 是指為精簡而眾所周知的說法,是用來說明一個普遍的真理意見或處世哲學。
E.g.
Practice makes perfect. 熟能生巧。
Beauty is only skin-deep. 人不可貌相。
Look before you leap. 三思而後行
英文慣用語/成語 (idiom) 是指為一整個詞組所具有的含義,而非從整個成語中的個別詞推論其意。
E.g.
with respect to (something) 有關
turn out 結果是、證明是
rule out (someone or something) or rule (someone or something) out 排除
學術寫作的定義就很廣泛: 它包括了由老師或研究人員為了學術專業領域所寫的文章或在研討會中所發表的論文。廣義來說,學術寫作亦可指學術領域中的報告或甚至是作業 (但對某些人而言,托福和雅思寫作不全然為正式的學術寫作,因為它們只是針對高中到大一生程度所設計的語言考試,忽略掉一些正式學術寫作必備的元素–例如在學術寫作中不可出現邏輯謬誤。並且,學生只有30~40分鐘提供自己的意見)。
現在,回到正題: 到底應不應該在像雅思 (IELTS) 或托福 (TOEFL iBT) 的學術寫作使用成語和諺語?簡短的回答是可以避免没有提供任何新資訊或論點的累贅諺語與成語 pleonasm (e.g. false pretense) 或者花俏的非正式成語 (e.g. break a leg)。
在學術寫作,作者通常使用較客觀的用語 (尤其是在 GRE AWA),作品的對象主要是針對有批判思考能力的讀者,文章中的論點皆是經過嚴密思考和驗證的,它的目的是在支持或挑戰相關研究的論點。
而諺語無法為論點提供充足的支持或反駁的理由。相反地,他們往往是隱喻性的,只使語言更加多彩但並沒幫助文章的發展。諺語和一些成語在腦海裡帶來的圖像或許能幫助澄清一些大概念還有增加流暢度,但是,如果你的寫作依賴諺語和成語澄清,那麼很可能是文章本身的和支持就不夠清楚明確。
那麼,什麼時候可以有效的使用成語和諺語在學術寫作?
當他們不干擾或分散重點,就可以使用,而且應該有技巧性的使用來增加文章的流暢度。
托福與雅思學術寫作評分標準:
https://takeielts.britishcouncil.org/sites/default/files/IELTS_task_2_Writing_band_descriptors.pdf
skilfully uses uncommon lexical items
https://www.ets.org/s/toefl/pdf/toefl_writing_rubrics.pdf
Displays consistent facility in the use of language, demonstrating syntactic variety, appropriate word choice and idiomaticity
可是同學務必要小心使用它們! 大多數的時候很多諺語和成語被視為陳詞濫調 (cliché)。學生很難判斷哪些是陳詞濫調,因為他們只從有限的語境中的接觸到這些短語。
然而,還是有某些成語/慣用語例如 course of action 或 come up with 常用於學術寫作。有時候可以利用舊的諺語賦予新的生命使文章更富有新意 (e.g. Rome wasn’t built in a day, but it fell in just a few.)。並且有時候可以使用諺語做為文章的開頭或結尾。
要判斷哪一些用於可以使用的最好方式就是大量的閱讀來吸收這些片語或者是使用COCA 跟其他語料庫 (corpus),從它的頻率和使用的方式,來判斷是否可以使用在正式的學術寫作。
請同學多使用COCA (https://bilinguallens.com/2016/04/26/3738/)和其他的語料庫。
資料來源:
http://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35984603_How_to_use_idioms/file/e0b495166ca37ad273.pdf